服务热线: 15762271767

青岛优明科粉体机械有限公司

青岛优明科更好的材料,让世界更美好

20年专注于超微粉体设备制造

热门关键词:

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新闻

我国垄断锂电池,欧洲想摆脱依赖:远没那么容易

返回列表 来源: 发布日期: 2023-03-03 访问量:

世界汽车行业,可能会迎来一个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最近,欧盟委员会副主席马罗斯塞夫科维奇表示,希望到2025年,欧盟能够生产足够的电池,而不要依赖进口。

我国是锂电池的最大生产国,也是最大的出口国。

欧洲想摆脱依赖,没那么容易。

01我国垄断锂电池产量

动力锂电池的种类很多,锂电池是最重要的一类。

1983年,日本化学家吉野彰造出了世界第一个可充电锂电池的原型,开启了锂电池时代,也因此获得了2019年诺贝尔化学奖。

1991年,日本索尼和旭化成株式会社共同推出了全球第一块商业化的锂电池,并成功实现量产。

靠着技术和产业上的先发优势,在锂电池领域,日本长期占据着世界第一。

2005年开始,我国、韩国开始追赶。2014年,我国的锂电池产量超过了日本、韩国,跻身世界第一,直至今天。

数据显示,2019年初,全球锂电池制造能力达316千兆瓦时(GWh)。其中,我国锂电池产量位居世界首位,占73%。排名第二的美国,只有12%。

具体到公司市场份额,全球十大锂电池生产公司,我国占据6家。

前十大锂电池公司市场份额

说我国垄断了锂电池产量,并不为过。

02欧洲想摆脱依赖

欧洲想摆脱锂电池靠进口的现状,有着长远的打算和现实的需求。

长远的打算,指的是环保考量。

2018年十一月二十八日,欧委会推出长期战略愿景,提到一个气候中立的概念。

所谓的气候中立,也被称为碳中和,是指一个国家或一家公司向大气排放的有害气体等同于零,或者通过环保措施来中和排放。

从大方向上说,就是要减少碳排放。

落实到汽车这个行业,自然是减少燃油车,推广新能源汽车。

最近几年,欧洲各国纷纷出台了禁售燃油车的时间表,同时加大对新能源汽车的补贴力度。

部分国家和地区禁售传统能源汽车时间表

欧洲能不能实现气候中立,新能源车很关键。新能源车能不能发展顺利,三电系统之一的动力锂电池就很关键了。

现实的需求,指的是产业发展。

尽管新冠病毒疫情导致汽车整体销量暴跌,2020年上半年,欧洲新能源汽车销量却大涨52%,以40.33万辆超过我国,冲到世界第一。

未来,欧洲新能源车市场是不容小觑。

欧洲是汽车和汽车工业的发源地,在燃油车领域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进入新能源车时代,假如连动力锂电池都无法自给自足,除了经济损失,欧洲国家担心,自己会被中日美等对手甩在后面。

摆脱进口依赖,欧洲也有底气。

这是因为,欧洲正在狂补作业,同时推进建设15家大型电池厂。

塞夫科维奇称,到2025年,计划中的欧洲厂将生产足够的电池,为至少600万辆电动汽车供应动力。

届时,欧洲生产出来的电池,不仅能满足自己的需求,还能出口。

03远没有那么容易

虽然欧洲信心满满,但是想摆脱依赖,远没有那么容易。

要想生产锂电池,控制最上游的锂矿资源是重中之重。

根据2019年我国锂业大会信息,全球现已查明的锂矿资源总量约6200万吨,重要在南美洲和澳大利亚,欧洲国家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全球探明锂资源储量

其实,包括我国、美国、日本、韩国在内的锂电池生产大国锂矿资源都不算丰富,所以才争先在海外布局。

就拿我国来说,天齐锂业斥资259亿元人民币收购智利锂业巨头SQM公司的24%股份,成为该公司第二大股东。

天齐锂业还持有澳大利亚泰利森51%股份。泰利森是当下全球最大的固体锂精矿拥有者及供应商,拥有目前全球正开采的储量最大、品质最好的锂辉石矿西澳大利亚Greenbushes。

赣锋锂业是全球第三大及我国最大的锂化合物生产商及全球最大的金属锂生产商,目前拥有位于澳大利亚、阿根廷、我国及爱尔兰等地的6个优质锂资源的股权。

青岛乾运、江特电机、中矿资源、宝威控股等公司也积极布局海外锂资源市场。同时,以金沙江资本、歌石投资为代表的投资机构也瞄准了国外锂矿资源。

有数据显示,我国已经掌握了全球一半的锂矿资源。

反观欧洲,自有锂矿资源少,海外布局晚,至少在上游一端,并不占优势。

此外,锂电池全产业链布局也很重要。以我国为例,仅A股上市的锂电池公司就达92家,别提未上市的中小公司了。

锂电池产业链图

再看欧洲,正如上文介绍的,位于产业链中游的前十大锂电池公司,没有一家欧洲公司。

事实上,锂电池行业正在呈现头部效应,市场份额向头部公司集中。欧洲公司要想逆袭,难度很大。

那么,欧洲为何还有底气摆脱进口依赖呢?

关键是上文提到的15家大型电池厂。

这15家大型电池厂,除了瑞典的Northvolt外,投资方大部分来自我国、韩国和美国。

如我国CATL在德国的厂,韩国SKInnovation在匈牙利的第二家厂,美国TSLA在柏林建设的世界上最大的电池厂。

全部投产后,欧洲虽然能够生产电池,但是,资金、技术是中韩美公司带过来的,原材料还要大量进口。

所以说,欧洲所谓的摆脱,只能摆脱了电池进口,却没有摆脱对技术、原材料的依赖。

仅从锂电池的产量布局看,世界汽车行业,可能会迎来一个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声明: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均来自于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微信:ymk15762271767)

优明科应用案例

全国服务热线

15762271767